知乎

為什麼其他生物看到同類屍體不會害怕,而人類看到同類的屍體會害怕?


趙泠,遺跡是曾經謳歌繁榮的生命留下的缺頁的夢。
閱讀原文

先問是不是。

躲避同類屍體的物種不止智人,古人早就知道將死烏鴉掛起來可以嚇退其他烏鴉。 Swift 和Marzluff 在2015 年從科學上描述了鴉科鳥類會避免在發現死亡同類的區域覓食,並會針對手持同類屍體的人採取攻擊性的反捕食者行為。在自然環境中,食草動物會避免在同類屍體和其他大型食草動物的屍體附近覓食,食肉哺乳動物會避免吃同類的屍體,對其他食肉哺乳動物的屍體也不那麼積極。

  • 躲避屍體有助於躲開殺死那些動物的風險因素(包括其他食肉動物),還能略微降低感染寄生蟲的概率(尤其是能殺死多種食肉動物的細粒棘球絛蟲),可以預期這樣的行為受自然選擇青睞。

類似地,在非洲草原上,食草動物和中小型食肉動物會迴避較大動物的屍體,這樣的行為可以降低跟鬣狗之類高攻擊性食腐動物狹路相逢的風險。

鬣狗之類食腐動物並不是“來者不拒”的,它們會通過嗅覺等感官去判斷屍體是否有嚴重的食品安全風險。當然,這不總是有效。

處置或掩埋同類屍體的物種也不止智人。螞蟻會將同類的屍體從巢穴裡清除出去,實驗證明螞蟻通過嗅覺檢測屍體散發的油酸。大鼠會將散發出腐爛味道的同類屍體埋在土裡,1981 年實驗證明大鼠通過嗅覺檢測屍體散發的屍胺和腐胺,將這些化學物質噴灑在麻醉的大鼠或木頭上,都能吸引其他大鼠過來“下葬”。這些行為有助於保持存活個體的健康。

非人哺乳動物有恐懼、緊張等情緒,這些情緒可以被同類的屍體、血腥味、食肉動物的氣味等在近似的水平上觸發。情況嚴重時,非人哺乳動物可以被嚇得昏厥、心血管疾病發作,或是患上PTSD。訓練有素的動物行為學家、飼養員、機器學習程序可以根據動物的表現判斷動物的緊張程度。

“非人動物不怕同類的屍體”這種誤解,是“只有人懂死亡的概念”的巨大誤解的一小部分。

理解死亡的概念可以幫助動物迅速了解環境中存在致命威脅。屍體能傳播多種疾病,識別並避開屍體的能力對健康有益。對群居動物來說,能理解群體成員的死亡意味著能迅速知道群體內的競爭對手減少或生育資源損失。對食腐動物來說,善於辨認死去的動物有明顯的生存價值。對養育幼體的動物來說,能理解幼體的死亡可以節約大量精力。你可以預期,有較發達的神經系統的生物普遍有一定程度上的死亡概念。

人類幼體平均而言需要10 年左右來建立成人水平的死亡概念[1]。許多非人動物和弱智人對死亡的理解程度較低,但不是沒有。

Slaughter 在2005 年提出,成熟的死亡概念包括至少以下七點:

一、非功能性:死亡意味著身體和精神的功能完全停止。

二、不可逆性:死去的人無法復活。

三、普遍性:生物都會死。非生物都不會死。

四、個人死亡:死亡也適用於自己。

五、必然性:當前存活的所有生物早晚都會死。

六、因果關係:死亡的原因是身體機能崩潰。

七、不可預測:不能預先知道死亡的確切時間。

按各大宗教自稱的信徒比例,當前世界上有數十億人不會同意上述“成熟的死亡概念”。你可以預期,很多非人動物對死亡的理解比好歹算是人的神棍們更扯淡。

演化上有用的死亡概念大概是這樣的:

一、非功能性:死亡意味著身體功能明顯不全。它不意味著功能立即消失,例如死去的毒蛇仍能通過簡單的肌肉抽動發起致命的攻擊。隨著時間流逝,屍體會逐步崩解。

二、不可逆性:死去的動物不會以完整的形式當場復活。這不代表屍體裡不能跑出別的生物來。

三、因果關係:被破壞得足夠嚴重或長期缺乏必要質能供應的生物會死。

四、個人死亡:死亡也適用於自己。沒有簡便的實驗方法能證明自己永遠不會死。

評估其他動物的死活,用非功能性和不可逆性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