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對上海的零容忍政策成為Omicron的犧牲品

事實證明,在澳大利亞,我們很快就學會了與 COVID-19 相處。 直到 12 月才首次出現具有高度傳染性的 Omicron 變種,僅在幾週前,我們才解除了對辦公室、零售、酒店和學校的限制,但有一些小例外。 與大流行初期相比,病例數高出天文數字——全國每天約 25,000 例——但它們不再是頭條新聞。

週末,志願者在上海運送政府運送的食品。

週末,志願者在上海運送政府運送的食品。信用:彭博社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或多或少恢復了正常:學校、大學、足球、咖啡館、假期、燒烤、週末澳大利亞大獎賽的創紀錄人群。 COVID 是我們每天都在管理的事情,一個家庭一個家庭,一個工作一個工作場所。 我們可能再次陷入硬封鎖以試圖根除或避免這種情況的前景看起來不太可能,而我們確實忍受的封鎖是我們寧願忘記的事件。

中國還沒有走過這條路。 大流行開始的國家,它向我們展示瞭如何通過封鎖來控制病毒的第一次迭代,但仍處於消除階段。 它已經封鎖了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但似乎準備不足。 數以百萬計的人被困在家中,不知道下一頓飯從哪裡來,這導致了中國大陸很少見到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我們的通訊員 Eryk Bagshaw 本週描述道,“塔樓裡的一大群居民在閃爍的公寓燈前大喊大叫,人們聚在一起搶他們能拿到的任何食物”。 他報告說,問題在於當局突然關閉了這座擁有近 3000 萬人口的城市,以應對病例激增,“但官員們現在承認,他們沒有考慮過一旦送貨司機或雜貨店工人被隔離或自己關起來”。

政府的反應好壞參半。 它試圖解決物流問題,但否認它甚至正在發生,審查社交媒體,敦促黨員消除異議,飛過公寓樓無人機,懇求居民不要從窗戶尖叫,並提高黨的言論。

正在加載

習近平黨政府的第一要務是維護安全穩定。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抗議活動是否會給政府帶來嚴重的政治問題,但 紐約時報 暗示上海“危機”不僅僅是一場公共衛生挑戰,“它也是對整個零容忍態度的政治考驗,共產黨將其合法性押在了這一點上”。

當局的反應是宣佈如果病例數量下降,一些地區的限制將放寬。 然而,在擁有 1800 萬人口的廣州、寧波和北京,未來的封鎖仍然迫在眉睫,那裡的高風險地區已經被封鎖。

目前對中國當局開放的選擇同樣令人不快:繼續封鎖大城市,或者將病毒散佈在尚未接種疫苗的 5200 萬中國老年人身上。 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導說:“如果放棄疫情防控,中國的醫療體係將面臨崩潰的風險,導致巨大的生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