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長津湖之水門橋》中有哪不容忽視的細節?

大家好,我是韓東君,在《長津湖之水門橋》中飾演第七穿插連第280名戰士,神槍手平河。

我相信不僅對我,對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來說,《水門橋》都是一部承載著重要意義的電影,從長津湖到水門橋,七連的志願軍戰士們踏過一座又一座戰場,在一場場洶湧的戰火硝煙中衝鋒陷陣,為了身後的家,更是為了心中的國。

對我而言,《長津湖之水門橋》中有太多印象深刻的故事了。在完成影片拍攝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那些故事和故事裡的人,以及我們一起在拍攝現場所經歷的種種,時常在我腦海裡复演。相信大家看完電影以後,也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

首先還是先說說平河吧。

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在劇本中看到平河這個角色時的第一感受,就是“好奇”。平河是個不太愛講話的人,無論是在戰場內外,你很難通過他說了什麼話,來判斷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在《長津湖》中,他槍法奇準,擅用各種槍械武器,並且還知道聖誕節的由來。這樣一來,這個人物的多面性和獨特性就凸顯出來。在後來的每一次拍攝中,我都會不斷地琢磨,平河來自哪裡,職業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家庭,有什麼愛好,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前,他有過哪些經歷等等。在不斷的“自我對話”(其實是韓東君與平河的對話)後,我逐漸找到這個角色的重心——他是一個有學識、有思想、有膽魄,同時又不喜高調的人。

我很喜歡平河的名字,這兩個字倒過來念,就是“和平”。無論是在《長津湖》還是《水門橋》中,和平,都是所有人的心願。我曾跟導演討論過,想通過設計一些細節,讓觀眾找到一條走進平河內心的道路。所以後來便有了:一場大戰過後,平河坐在美軍的坦克上,在彈殼上刻下一個“平”字。他把自己每一次的“劫後餘生”都紀念在這枚彈殼上,只要上面的“平”字還在不斷增加,自己就可以堅持,直到取得最終勝利,和戰友們一起回家。對平河來說,彈殼是他的護身符,而在《水門橋》中,有一個大家看不到的細節——平河將彈殼從手腕解下,掛在了他使用的巴祖卡上。關於這個舉動,我所理解的含義是,平河希望用這枚彈殼“保佑”他手中的武器,盡可能地多消滅敵軍,打通前往勝利的道路。另一方面,戰爭的殘酷讓平河知道,沒有退路了,他從手腕上解下彈殼的同時,也封堵了身後所有的退路。往後的戰爭,只管一路向前。一個人,要有多大的勇氣和信念,才會如此決絕。

平河的學識和智慧,在《水門橋》中也有體現。他在戰後的戰場上發現了一頂美軍遺留下的白色降落傘,正逢戰場多冰雪,平河將其收進包裡,用作偽裝自己的工具。後面的戰役中,平河將白色降落傘蓋在自己身上,從而掩蓋踪跡。白色降落傘是當時美軍擁有製空權的一種隱喻,在志願軍先輩們和美軍的裝備實力有如此懸殊的當年,我們的戰士因地制宜、取長補短,用敵軍所不及的作戰智慧,取得了一場場胜利。如今想來,沒有比這更加鼓舞人心的了。

很多觀眾看完《水門橋》後說平河犧牲的橋段“太疼了”。事實上,這一段戲,也是影片中我印象較為深刻的部分。回想當初拍攝,劇組為了追求真實效果,動用了真實的坦克進行實拍。在拍攝過程中,我被吊在坦克的底盤上,坦克開動時,要拍攝履帶壓我手臂的鏡頭,雖然用的是假肢道具,但履帶壓上袖子之後,是連帶我穿的外套一起往裡卷的,那個力量一下子就把我帶進去了,差一點點就會真的壓到我,那種真正的身臨其境的壓迫感,是挺可怕的。電影裡,被鋼筋貫穿胸骨的平河,看著戰友拿著炸藥包向敵軍坦克衝去然後犧牲時,那一聲怒吼,在我看來是這個角色真正的高光時刻。平河的吼是憤怒,是不甘,更是豁出去的堅決,和向死而生的勇氣。我想過那聲怒吼,和平河被坦克碾壓時對著連長說“開槍”,以及他犧牲前的那個微笑,分別代表了什麼。或許,在那些慘烈的時刻裡,平河最終看見的和想起的,是戰爭後的勝利,是他們每一個人回到祖國,回到家鄉的情境,我,還有我們每一位演員,都好想有機會把那個情境演出來。

其次,很多觀眾注意到,在《水門橋》裡,平河用上了新武器。沒錯,就是平河扛著的那個巴祖卡。

平河用的巴祖卡原本是談子為的,對於平河而言,談子為是傳奇人物,是名副其實的前輩。談子為犧牲後,新的任務緊接著就來了,當平河繼談子為之後扛起巴祖卡,本身就是一種傳承,傳承的是志願軍戰士們的精神和意志,大家彼此擰成一股繩,共同傳遞著這種力量。我又想到《長津湖》的時候,談子為問平河叫什麼,平河說:“報告!七連第280名,平河!”那一瞬間,兩個戰士之間的情誼就建立起來了,談子為欣賞平河,平河也敬佩談子為。團結與傳承,讓一場場戰役中的先輩們,有了必勝的底氣。

最後,我還想說一下《長津湖之水門橋》中讓我感到最為震撼的兩場戲。

一場是平河和余從戎的對話,兄弟倆看著同一個方向。

平河說:“⽼餘,那是我們的邊界,家的⽅向吧?”

餘從戎回答:“是啊,祖國的⽅向。”

這段對話在原先的劇本里是沒有的,拍攝之前,我跟晨哥找導演商量,加了這兩句話。我們對話時的口吻和氛圍,都沒有那麼強烈,可能跟觀眾的感覺就是很平淡地說了出來。但這兩句話在我看來,勢如千鈞。它讓我們看到當年志願軍戰士們身處異國戰場上,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同時,這兩句對話也反映出了,戰士們保家衛國的決心。他們時時刻刻都知道,眼前這場仗,是為了家鄉的父老鄉親,是為了祖國的和平安寧而打。 “家與祖國”,撐起了戰士們內心對於必勝的決心和信念。

另一場戲,是我們所有戰士,對著祖國的方向敬禮的場面。新中國萬歲,短短五個字,重重地落在每一個人的心裡,目光無法企及的遠方,是祖國的方向,而身後的戰場上,充斥著侵略的野心,與殘酷的戰火。在那一刻,戰士們是守衛和平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傷痕累累,他們毅然挺拔。他們至死,為家國。

在這個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意味著團圓的喜慶春節裡,《長津湖之水門橋》讓我看到了團圓的意義,看到了和平的意義,也正因如此,眼下的團圓與安寧,都更加讓人感到幸福與感激。

很多人問過我,如果要對當年的志願軍先輩們說一句話,我會說什麼。

我想,沒有什麼話,比一句“你們的願望,如今都實現了”更能告慰先輩們的在天之靈。

謝謝你們。

祝大家新年快樂。

來源:知乎www.zhihu.com

作者:韓東君

【知乎日報】千萬用戶的選擇,做朋友圈裡的新鮮事分享大牛。
點擊下載

此問題還有32 個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閱讀:
沒看《長津湖》直接去看《長津湖之水門橋》能看懂嗎?

如何評價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